论坛
官方消息
小黑屋
水印工具
下载APP
发布
登录
注册
论坛
官方消息
小黑屋
水印工具
下载APP
登录
注册
找回密码
快速登录
511
7
更多资料
搜索内容
举报用户
Fored
2枚徽章
UID:7805
河北省张家口市
更新随缘,可以叫我小F,或者D师傅
关注
私信
文章
0
收藏
16
评论
9
版块
0
帖子
0
粉丝
7
14小时前
和朋友聊到苏修和南修了,于是大搞特搞
评论于:
地狱表情包
昨天
又是照例的说明 1.两场战役 开头描写的南斯拉夫游击队是苏捷斯卡战役,后面的中国则是常德会战,两场战役全部发生在1943年 2.第三句歌词 这句歌词下面的“奔向那来自天边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改自艾青的《我爱这片土地》中“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这首诗也作于抗战期间 3.文章内的诗句 全部选于毛主席的诗词,中间段的诗是毛主席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结尾的一段,改自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的下片,这里放一下原诗的下片: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评论于:
南瓷
昨天
照例的说明在这里 1.南斯拉夫修正 这部分的历史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南斯拉夫选择修正的原因绝不是本文描述的那样简单,有多种因素导致,请不要以本文为准。 2.两双相似但又不同的红眸 这里寓意,南斯拉夫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他与苏联采取的政策相反,苏联是集中,而南斯拉夫是放权,而后期的南斯拉夫与其说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如说是披着社会主义的皮的资本主义国家(别搞啊,这是能说的吗?) 也同样暗示,铁托和毛泽东在思想上的不同,也就注定了南斯拉夫和中国的不同。 3.不联盟运动 不结盟运动的理念是基于中国在1953年由周恩来在中印谈判中提出的平共处五项原则。 如果大家真的想要了解南斯拉夫这个国家,不如直接去看历史书,本文对于南斯拉夫的描写是不可靠的,不真实的,大量美化的,一切完全服务于剧情,关于中南的往事,本文也只是挑选一部分进行讲述,为了控制篇幅,和方便易懂,都是尽量简单的描写,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可以打破南斯拉夫的刻板印象,让大家去了解真正的南斯拉夫
评论于:
〈南瓷〉难责咎
4天前
再补充一点,老特在发言中还说,他在七个月的时间里头,阻止了七场无休止的战争,但联合国甚至没有试图去帮助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这无疑是在吐槽联合国,说的像是在停止加沙战火的决议中投了一票否决的不是美国一样
评论于:
真没空陪你们闹了
2个月前
这里照理进行说明 1.为什么是罗汉不是罗瓷 瓷仅仅只是那一段记忆的携带者,祂不完全是汉,汉也不是祂,瓷只是带着记忆回望历史。 2.公元97年交往失败的原因 安息人夸大航海风险,阻止甘英赴罗马,暴露安息垄断东西贸易的意图 3.蒙奇和兜勒 罗马帝国马其顿行省(蒙奇),黎巴嫩推罗城(兜勒) 4.公元166年的交往 这次的交往争议很多,为什么有争议文中也有说明,不要看我瞎写,那只是为了和剧情相符,那支队伍究竟是不是罗马的官方使团,没人知道 但如果是,有人推测使节团没有送上独特的礼物是因为礼物在途中丢失了,还有人说和同年的东尼安瘟疫有关,瘟疫使罗马经济受损,所以拿不出礼物,总之,这次交往也是疑点重重,我选择了其中一种说法 这篇同人是偏历史向的,也是想更加真实的讲述罗汉之间的故事,祝大家看的开心
评论于:
〈罗瓷〉神话
2个月前
谢谢宝的长评啊,能给宝带来积极的情绪,那这一篇文就有意义
@枫安
评论于:
〈苏瓷〉告别
2个月前
感谢,感谢,已经改过来了👌
@枫安
评论于:
〈苏瓷〉告别
2个月前
哇,谢谢啊,我还以为不会有人看这种有些无聊的东西呢
@枫安
评论于:
我流国家意识体设定
2个月前
这里写一些关于这篇文的伏笔解析 1.时间线 本文时间线是1991年12月25日,为苏联解体时间,文章开头的苏正处于即将解体的状态,意识体形态和精神都不稳定(关于国家意识体的设定这一问题也会发出来,这里不过多赘述)祂不愿承认苏联的解体,在崩溃之中将自己的记忆定格在1957年,这也是为什么文章中描述苏忘记了自己应该干什么以及感到空虚的原因 (文中莫斯科的12月为此伏笔的提示) 2.真假瓷 文章开头出现的瓷是假的,只是苏精神紊乱而幻想出来的,文中对祂的描写是: “活像只站在主人指尖上的虎皮鹦鹉” “苏怜爱的笑了笑,就像看到自己可爱的宠物” 这些描写都是在将瓷这个个体私有化,这样的描写是不正确的,这是因为这里的瓷是由苏幻想出来的,所以祂就更加符合苏想要的瓷的形象,暗示在苏修时期,苏联进一步掌控中国的妄想不是凭空而来,是一直都存在的,而这个想象出的瓷则是代表苏的对瓷的欲念,也是正是这一份欲念,打破了苏想象中和瓷平和的相处模式,使他正视了自己的这一份缺陷,也是苏清醒的契机 在苏的回忆中,对1953年的瓷的描写就更加正常,同样提示前文出现的瓷是虚假的 而苏躯体碎裂之后出现的瓷则是真实的 3.白桦树树眼 白桦树的树眼更多的是象征苏对自己内心的审视,而苏后文里树眼变成瓷的眼睛则象征着苏对瓷的愧疚,而这份愧疚也促使苏想象出了一个虚假的瓷 这篇比较意识流,伏笔不写出来感觉不太行 总之这篇故事就讲述了一个即将狗带的老苏在临死一刻终于正视了自己的缺点,然后见到匆匆赶来的瓷之后嘎巴死了的故事 苏瓷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啊,交友需谨慎
评论于:
〈苏瓷〉告别
创建话题
发布帖子
在手机上浏览此页面
登录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用户名/手机号/邮箱
登录密码
记住登录
找回密码
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注册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设置用户名
设置密码
重复密码
注册
公告
--!注意!--如有视频/图片需要上传,请先查看教程
【点击查看教程】
APP上线啦!上方导航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