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里所有的引用句子都来自张爱玲老师的作品《小团圆》
斗胆借用了张爱玲老师的题目
同人女脑嗨产物()
—————————————————————
“他们的过去像长城一样,在地平线上连绵不断,但长城在现在没有用了”
美利坚抬头看正在会议上发言的英吉利,对上那双祖母绿的眼睛。英一抬手指,宝石反射的光线映入美利坚的眼眸中。
日不落帝国遗留的宝藏。
荣誉在现代没有用了,美利坚想着,嘴角爬上微笑。
英吉利曾经跟他说,他们的过去使他们结成特殊关系。
可过去是泛黄的,陈旧的,不愿被提起的。
过去是针锋相对的,硝烟四起的,剥削压迫的。
那玫瑰氤氲,月夜嬉戏,水手讲述的来自大海的歌,那些岁月也是没有意义的吗?
那战火里的携手同行,宪章上墨水的香气,首相带着沧桑嗓音一遍遍强调的“最牢固的盟友”,这些岁月也是没有意义的吗?
美利坚再次抬眼,凝视着那一抹绿色。他现在褪去了海洋的腥味,他现在只在展品和历史书里回顾荣誉 。
他们的过去连绵不断,在现在也一直,一直在书写下去。
“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
美利坚翻出来自己曾经的日记。
十三州曾经非常仰慕自己的宗主国,非常。尽管他的创立者是被英国迫害的清教徒,尽管日不落只关心他的原料和市场。十三州曾经在密西西比河的涛声中听到泰晤士河的波澜细碎。
感情用尽了就是没有了。大洋彼岸一个中国女人写下的这句话,仿佛在写大洋彼岸美此刻的心情。
是吗?
美利坚没有注意到,房间外英吉利的身影,他也不知道,英吉利有没有看过这本日记。
或许英吉利早就知道,但他什么都没有说。
也许追究过去没有意义,也许英吉利不在乎美利坚对他的感情。
只是他一直没有说,在他为香料和茶叶在大海上和风浪搏击的时候,也曾想过为小十三州带一个礼物回去。
但他从未做过。
他对如今的一切保持着沉默,看见美利坚点燃烛火,把那本日记,一页一页烧尽。
他们不是应对感情的好手,但是字迹如果烧尽了,就真的没有了
“时间是站在他这边的,胜之不武。”
英吉利站在美利坚身边,一直都是。
对英吉利来说,有一个牢固且强大的盟友,这很重要。
从克洛伊登到瑟罗克,他看着自己在经济下行的深渊里越陷越深,无力挣扎。
曾经手持半个地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新成长起来的霸主早就把他吞吃殆尽了。
WW2的时候美利坚看着他的眼睛,明知故问。“不列颠之战没有让你伤的很重吧?”
明知故问,小子,伦敦已经成了一片废墟。
WW2之后没有国际联盟,也没有殖民地托管。埃及早就跃跃欲试了,印巴分治也早就写在提案里了。
政府欲盖弥彰,声称世界上只有大英帝国自愿放弃了自己的统治,不掀起血雨腥风。
布雷顿森林里的会议早就敲定了谁是大战后的金融霸主,现在是纽约的时代。
美利坚把英吉利吞吃殆尽了。
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时间本来就是这样的,不是吗?
站在时间那头的英吉利没有能力反抗,而美利坚看着英吉利慢慢滑下去,想象中的喜悦却没有涌上心头。
英吉利,时间是站在我这边的。
英吉利笑了笑,听到一声清脆的吧嗒声,2008的北美,涌出来一堆无法处置的空房。
孩子,在时间面前,没有赢家。
“一回过味了,就像有什么事情结束了,不是她自己做的决定,不过知道完了,一条很长的路走到了尽头。”
对美利坚来说,当年在凯旋门的夕阳下,英吉利签字的沙沙声,告诉他现在一切都有了结果。
一条很长的路结束了,不是谁做的决定。
或许该分道扬镳了,美利坚告诉自己,对宗主国你应该挥舞起你的旗帜宣告自由,而不是沉浸在所谓的离别中。
可英国人扭头就走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有说。
一切都有了一个结果。
英吉利背对着美利坚,他斜瞟着美利坚)的眼神,美利坚没有看到。
有时候有结果或许不一定是好事,美利坚拿起那份条约,莫名感到一种悲哀感。
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什么都没有失去。
可是原来失去对手之后人是会空虚的,似乎这么多年在枪声里翻身上马,对着对面的队伍大骂龙虾兵的岁月,原来用几张纸就能做结。
句号是简单的,是空心的。
这不是他的决定,也不另一个人的决定。
有什么事情已经完了,再也不会重现了。
有什么感情埋在心底了,潜滋暗长,不易发觉。
“我们真是睁着眼睛进去的,从来没有疯狂过”
美利坚想,你靠近我不过是为一个盟友。
英吉利想,你不过图我的顺从。
各取所需,是这样吗?
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关系,这是两厢情愿。
美利坚总是看着那双眼睛,年轻的人不知道怎么解读感情。
而年长者并不打算解读他眼里的语句。
“回忆不管是愉快还是不愉快,都有一种悲哀,虽然淡,她怕那滋味。”
他们两个很少叙旧,很少回忆过去。
没有人想在两个人之间体味过去的酸涩感,过去只应该在一人的深夜走马灯。
美利坚说,他要把房间刷成一种,没有回忆的颜色。
他们的结局尚未书写,但是却已经知道了走向。
这不是一个喜剧结局,结局里没有人畅快。
却也不是一个悲剧。
他们之间,永远不会有大团圆。
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