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战#无不良引导#无政治宣传#法西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原指中间插着一把斧头的“束棒”,为古罗马执法官吏的权力标志,由一捆木棍围绕突出的斧头组成,象征权威与刑罚权。侍从官携带束棒随行执政官,遇犯罪者可先以木棍责打,再以斧头处决。其词源来自拉丁语“fascis”(意为“束”),反映了古罗马对集体服从与强权的推崇。
后来,奉行独裁统治的意大利法西斯党用来作为该党的标志。法西斯逐渐成为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39年~1945年的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蔓延大半个欧洲。在1933年~1945年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在1922年~1943年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等等,其专制统治都是法西斯。古罗马时期意大利通过对外扩展成为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这对意大利产生了极具深刻的影响。它激发了意大利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奋斗实现国家统一,也煽动起他们的“好战情绪 ”。墨索里尼利用了意大利民族主义的这种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并存的双重性特性,20世纪20年代,有着凯撒情节的意大利墨索里尼选择用“法西斯”这个古罗马的名字命名自己的党派,其习俗礼仪全部沿袭古罗马遗风,他们以黑衫做制服,以古罗马的笞棒图案作为党徽。并提出一个以“恢复古罗马的光辉业绩”为口号的政治纲领,从而为法西斯主义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奠定基础。墨索里尼对这种极端的民族主义热情的利用还表现在法西斯党所使用的党徽——“束棒”,这是古罗马高级执政官行使权力时用的标志。他还规定以罗马式的敬礼代替当时的西方传统的握手礼。墨索里尼曾写道:“古罗马传统是一种力量的概念,在法西斯主义学说中帝国不但是领土的或军事的、贸易的表现,而且是精神或道德的表现。”
1919年3月23日意大利建立的“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就是一个由一批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情绪的退伍军人为主而组成的组织。墨索里尼在法西斯成立大会上说:“帝国主义是所有经济和精神扩张的民族的生存基础。”“我们有权要求我们在世界上的位置。”法西斯在面对无产阶级及群众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竭力宣传民族沙文主义和尚武精神,鼓吹建立“大意大利”。
《从灾难走向灭亡——法西斯主义史》一书中作者写道:“意大利人对和平协议中的条款非常不满意,他们觉得在和平协议桌上被盟友出卖,意大利的胜利成果被分解得支离破碎。”他们主张“采取各种方式,包括用武力向外扩张”,去占领所谓的“生存空间”,尤其是夺取伦敦条约所许诺的领土。墨索里尼甚至叫嚷,“要么修改(凡尔赛)条约,要么进行新战争”。极端的民族主义开始在意大利弥漫开来。
随后,德国和日本先后建立了法西斯性质的政党,从此“法西斯”这个词沦为了极端恐怖和独裁的代名词,遗臭万年。
实质意义
根据托洛茨基的理论观点,法西斯实质是:法西斯主义是独占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发生严重的体制危机的产物,在这个危机中,正常的资本增值,在资产阶级议会民主的条件下,正渐增地被破坏。在经济和各政治机构发生这个危机的同时,在失去社会地位的社会层份中间,主要是在小资产阶级中间,有正在激进化的不满分子,以及他们的日益增多以新形式群众组织出现的组织。起初这些组织的活动是自发的,后来它们就渐增地被大企业利用来企图破坏工会运动,使工人阶级支离破碎。
在日益难以克服的社会——经济阶级冲突渐增的压力下,中等阶级的重大部分与以上所提到的其它社会层份——即托氏所如此恰当描述的人类流沙——熔化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群众运动。这个群众运动,受了极有魅力的领袖的催眠、部分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机构提供武器之后,就作为一种攻坚物,通过恐吓与血腥恐怖行动来击碎工人阶级运动,使工人阶级支离破碎。
法西斯主义的历史同时是法西斯主义理论的历史。一个适当的法西斯主义理论曾经是、而且仍然是有效的反法西斯主义实施的先决条件。因为,没有其它新兴的近代社会现象,像法西斯主义那样,它的兴起与对它的解释是如此显著地同时发生的。
这种同时发生的理由是明显的。法西斯主义是突然、立刻兴起的;它首先威胁、粉碎了数以万计人民的生活条件,然后威胁、粉碎了他们的生命。对于无数的人而言,历史命运和个人命运突然结合在一起。可理解的是,那些受这个事件影响的人们试图理解已降临至他们头上的命运。法西斯党徒们在意大利发动的第一次纵火攻击,立刻提出了这个问题:“这个法西斯主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已经把工人阶级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们、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们和历史学家们慑住了70年。
法西斯主义、帝国主义国家内政治反革命的胜利,就当代社会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思想而言,是与斯大林主义一样地难以概念化的。
托洛茨基从这个理解出发,得出以下的社会、政治结论:在日益难以克服的社会──经济阶级冲突渐增的压力下,中等阶级的重大部分与以上所提到的其它社会层份──即托氏所如此恰当描述的人类流沙──熔化在一起,形成了强有力的群众运动。这个群众运动,受了极有魅力的领袖的催眠、部分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机构提供武器之后,就作为一种攻坚物,通过恐吓与血腥恐怖行动来击碎工人阶级运动,使工人阶级支离破碎。
法西斯主义思想体系及其政治团体,是从中产阶级在独占资本的权力和工会权力之间受到折磨后感到气恼和绝望的时刻,不顾资本家阶级的眼前需要而开展的。(他们的思想的相对独立性是另一回事。种族主义是深深地植根在殖民帝国主义时代的典型思想体系之中,虽然它是与资产阶级诞生以前的偏见残余有关。)
在开始阶段,有许多这样的小团体,它们拥护各自的“元首”候选人,进行剧烈的竞争。只在一段复杂的筛选过程之后,一位领袖才从这个底层社会斗鸡似的竞赛中出现。能够上选的,不但有魅力的个性,而且极度无道德原则,甚至于具有牺牲他自己的亲密盟友的能耐。
当小资产阶级受到晚期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沉重打击以致变得越来越绝望、越来越没有希望的时候(通货膨胀、小生意破产以及学者、技术人员及中高级公务员大量失业),至少这个社会阶级的一部分人,在思想上怀旧、心理上怨恨的混合心境激发下,将会逐渐采取有点狂野的观点,从事暴力行动。法西斯主义首先是小资产阶级变成狂野的一个群众运动。在这个运动中,我们发现这样的两方面结合:一方面是极端民族主义,另一方面至少是口头上反资本主义的煽动,但是带有对工会运动更大的仇视(“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布尔什维主义”、“反对工会头子”)。当如此发展起来的群众运动开始用伤害人体的暴力来对付工人们和工人们的行动及其群众组织的时候,法西斯主义政党就开始了。
表现特点
对内: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例如,德国的政治警察“盖世太保”,可不经法律程序,肆意将成千上万的进步人士投入监狱。德国的法西斯组织“冲锋队”和“党卫军”,制造了无数反犹太人和迫害政敌的公开暴力事件,搜捕所谓的“国家的敌人”,对人民进行迫害和控制。日本法西斯势力要求在天皇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他们制造了一系列暗杀、政变等恐怖事件。用独裁代替民主。法西斯主义的这一神话维度是反民主的。从历史上看,民主乃是建立在与谎言、错误的信念和信息相对立的真理的概念之上。与此相反,法西斯主义者提出了一种关于独裁统治的激进的真理观念 拉丁语到现代政治术语的转化中,“法西斯”的原始含义(权力象征)被异化为意识形态标签。英语“fascism”、德语“Faschismus”等均衍生自该词,但语义已完全脱离古罗马语境,成为负面政治符号。
没有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