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肠粉和及第粥的香气。粤坐在陶陶居靠窗的位置,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红木桌面。作为广东省的负责人,他今天要见的不是外商,而是两个让他又爱又头疼的”弟弟妹妹”——桂和琼。
“粤哥,这么早叫我们来,不会又要训话吧?”桂操着一口带着壮语腔调的普通话,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身上还带着一丝螺蛳粉的味道。他今天穿了件绣有壮锦图案的衬衫,黝黑的脸上挂着标志性的憨厚笑容。
粤皱了皱鼻子:”又吃你的螺蛳粉?我说多少次了,见客户前别吃这个。
“”这才是我们广西特色嘛!”桂不以为然地坐下,从包里掏出一个保温盒,”特意给你带的,改良版,没那么臭。”
“得了吧,上次你带的那个酸笋,把我办公室熏得三天散不去味。”粤嫌弃地推开保温盒,却还是忍不住瞄了一眼。
这时,一阵清甜的椰子香飘来。琼穿着花花绿绿的岛服姗姗来迟,手里拎着几个青椰。”堵车啦堵车啦!海口那边台风刚过,渡轮晚点。”她笑嘻嘻地把椰子往桌上一放,”最新鲜的,刚从树上摘的。”
粤扶了扶金丝眼镜:”又迟到,你们海南人是不是没有时间观念?”
“哎呀,粤哥,我们海岛生活节奏慢嘛。”琼熟练地用砍刀劈开椰子,插上吸管递给两位哥哥,”再说了,你们广东人整天忙忙碌碌的,累不累啊?”
服务员端上精致的虾饺、烧卖和叉烧包。粤一边给两人倒茶,一边进入正题:”今天叫你们来,是想谈谈区域合作的事。最近东盟那边的渠道…”
“又来了又来了,”桂打断他,往嘴里塞了个虾饺,”每次见面都是工作,能不能先聊聊家常?”
粤叹了口气:”你们啊…行吧,先吃饭。”
三人之间的氛围这才轻松起来。桂从包里又掏出几包辣椒面,撒在自己的点心上一片通红;琼则坚持所有点心都要蘸她带来的小青桔酱油;粤看得直摇头,却还是默默记下了他们的喜好。
“粤哥,你这虾饺皮太厚了,我们海南的早茶…”琼刚开口就被粤瞪了回去。
“你们海南那也叫早茶?就那么两三样点心,还好意思说。”粤嗤之以鼻。
桂趁机插话:”就是,要说美食,还得看我们广西,桂林米粉、柳州螺蛳粉…”
“停!”粤做了个暂停手势,”今天不是来比谁的菜系好的。说正事,下个月的国际经贸论坛,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琼立刻苦了脸:”我们旅游局人手不够啊,粤哥你能不能…”
“不能。”粤斩钉截铁,”上次帮你修改方案熬了三个通宵,这次自己搞定。”
桂突然放下筷子,表情严肃起来:”粤哥,有件事我一直想说。你总是这样,把我们当小孩子看。广西现在发展得不错,我们有能力自己…”
“有能力?”粤挑眉,”那上次谁把东盟客商带到路边摊吃酸野,把人家吓得拉肚子?”
“那是他们肠胃不好!”桂涨红了脸,”我们广西特色就是这样,热情好客,不像你们广东,谈生意非要在大酒店,装模作样。”
琼眼看两人要吵起来,赶紧打圆场:”好啦好啦,都是一家人嘛…”
“谁跟他一家人!”桂突然站起来,”粤哥,我知道你帮过我们很多,但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平等的合作伙伴,不是指手画脚的哥哥!”
茶楼里顿时安静下来。粤愣住了,他没想到一向温顺的桂会突然爆发。
就在这时,琼的手机响了。她接听后脸色大变:”什么?台风转向了?预计今晚登陆海口?”
粤立刻回过神来:”几级台风?需要支援吗?”
“暂时还不用…”琼声音有些发抖,”但上次台风把我们港口的设备都毁了,这次…”
桂已经拿出手机在拨号:”我马上联系广西的救灾物资储备,两小时内可以发车。”
粤迅速在手机上操作着:”广东这边有三支专业救援队,我让他们立刻准备。琼,你先回去安排疏散,我们随后就到。”
琼眼眶有些发红:”谢谢哥哥们…”
桂拍拍她的肩:”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看向粤,两人目光相接,刚才的争执仿佛从未发生。
粤起身结账:”走吧,送琼去机场。路上我们再详细讨论救灾方案。”
走出茶楼时,桂突然小声说:”粤哥,刚才我语气重了点…”
粤摆摆手:”你说得对,我有时候确实太自以为是了。等处理完台风的事,我们好好聊聊合作方式。”
琼挤到两人中间,一手挽一个:”这才是我认识的哥哥们嘛!不过粤哥,救灾物资里能不能多带点你们广东的凉茶?我们海南人一着急就容易上火…”
“就知道你会提要求!”粤无奈地摇头,眼里却带着笑意。
三人走向停车场,背影在岭南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和谐。尽管性格迥异,尽管时常斗嘴,但当真正的困难来临时,血脉中的那份羁绊总会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